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网站-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线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協作 > 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

BEIJINGJIANYAN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牛糞相關標準政策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廢氣排放和污泥處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標準適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廢氣排放和污泥處置(控制)的管理。

居民小區和工業企業內獨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標準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標準中的條文通過本標準的引用即成為本標準的條文,與本標準同效。

GB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097 海水水質標準

GB3095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4284 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

GB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12348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16297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HJ/T5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當上述標準被修訂時,應使用其最新版本。

3. 術語和定義

3.1 城鎮污水( municipal wastewater)

指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機關、學校、醫院、商業服務機構及各種公共設施排水,以及允 許排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的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等。

3.2 城鎮污水處理廠(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指對進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的污水進行凈化處理的污水處理廠。

3.3 一級強化處理(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在常規一級處理(重力沉降)基礎上,增加化學混凝處理、機械過濾或不完全生物處理 等,以提高一級處理效果的處理工藝。

4. 技術內容
4.1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4.1.1 控制項目及分類

4.1.1.1 根據污染物的來源及性質,將污染物控制項目分為基本控制項目和選擇控制項目兩 類?;究刂祈椖恐饕ㄓ绊懰h境和城鎮污水處理廠一般處理工藝可以去除的常規污染 物,以及部分一類污染物,共 19 項。選擇控制項目包括對環境有較長期影響或毒性較大的污染物.
4.1.2標準分級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 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準值分為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一級標 標準和 B 標準。一類重金屬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4.1.2.1 一級標準的 A 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 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 準。
4.1.2.2 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 游泳區除外)、GB3097 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 標準。
4.1.2.3 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 GB3097 海水 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準。
4.1.2.4 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 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準。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 分期達到二級標準。
4.1.3 標準值
4.1.3.1 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項目,執行表 1 和表 2 的規定。 4.1.3.2 選擇控制項目按表 3 的規定執行。

4.1.4 取樣與監測 4.1.4.1 水質取樣在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應設污水水量自動計量裝置、 自動比例采樣裝置,pH、水溫、COD 等主要水質指標應安裝在線監測裝置。 4.1.4.2 取樣頻率為至少每 2h 一次,取 24h 混合樣,以日均值計。 4.1.4.3 監測分析方法按表 7 或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認定的替代方法、等效方法執行。

4.2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4.2.1 標準分級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所在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要求和大氣污染物治理技術和設施條件, 將標準分為三級。
4.2.1.1 位于 GB3095 一類區的所有(包括現有和新建、改建、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自本 標準實施之日起,執行一級標準。
4.2.1.2 位于 GB3095 二類區和三類區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分別執行二級標準和三級標準。
其中 2003 年 6 月 30 日之前建設(包括改、擴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實施標準的時間為 2006 年 1 月 1 日;2003 年 7 月 1 日起新建(包括改、擴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自本標準實施之 日起開始執行。 4.2.1.3 新建(包括改、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周圍應建設綠化帶,并設有一定的防護距離, 防護距離的大小由環境影響評價確定。
4.2.2 標準值
城鎮污水處理廠廢氣的排放標準值按表 4 的規定執行。

4.2.3 取樣與監測 4.2.3.1 氨、硫化氫、臭氣濃度監測點設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廠界或防護帶邊緣的濃度最高點; 甲烷監測點設于廠區內濃度最高點。
4.2.3.2 監測點的布置方法與采樣方法按 GB16297 中附 錄 C 和 HJ/T55 的有關規定執行。
4.2.3.3 采樣頻率,每 2h 采樣一次,共采集 4 次,取其最大測定值。
4.2.3.4 監測分析方法按表 8 執行。

4.3 污泥控制標準

4.3.1 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處理,穩定化處理后應達到表 5 的規定。

4.3.2 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應進行污泥脫水處理,脫水后污泥含水率應小于80% 。
4.3.3 處理后的污泥進行填埋處理時,應達到安全填埋的相關環境保護要求。
4.3.4 處理后的污泥農用時,其污染物含量應滿足表 6 的要求。其施用條件須符合 GB4284 的 有關規定。

4.3.5 取樣與監測
4.3.5.1 取樣方法,采用多點取樣,樣品應有代表性,樣品重量不小于 1kg。
4.3.5.2 監測分析方法按表 9 執行。
4.4 城鎮污水處理廠噪聲控制按 GB12348 執行。
4.5 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包括改、擴建)時間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書批準的時間為準。

5. 其它規定

    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水資源用于農業、工業、市政、地下水回灌等方面不同用途時, 還應達到相應的用水水質要求,不得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6. 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6.1 本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6.2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執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不能達到本地區環境功能要求 時,可以根據總量控制要求和環境影響評價結果制定嚴于本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并 報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油污染為主的污水處理工程,可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 計與施工、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建成后運行與管理的技術依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 標準。
GB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50014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T16488 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 紅外光度法
CJJ60-94 污水處理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
JB/T2932 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 第 13 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符合本標準。

3.1 油脂oil and grease 指乙醇或甘油 (丙三醇)與脂肪酸的化合物,稱為脂肪酸甘油脂。在常溫下,液態脂肪 酸甘油脂,稱為油;固態脂肪酸甘油脂,稱為脂。
3.2 含油污水 oil 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為油的污水。
3.3 浮油 floating oil 指油珠粒徑大于 100μm,靜置后能較快上浮,以連續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 dispersed oil 指油珠粒徑為 10μm~100μm,以微小油珠懸浮于污水中,不穩定,靜置后易形成浮油。
3.5 乳化油 emulsified oil 指油珠粒徑小于 10μm,一般為 0.1μm~2μm,形成穩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 度愈大愈穩定。
3.6 溶解油 dissolved oil 指以分子狀態或化學方式分散于污水中,形成穩定的均相體系,粒徑一般小于 0.1μm。
3.7 調節隔油池 water adjusting and oil separation tank 指用于調節水質、水量并配置有隔油功能的污水處理構筑物。
3.8 隔油池 oil separation tank 指專門用于隔除浮油的污水處理構筑物。
3.9 氣浮 air floatation 指空氣微氣泡與油污顆粒結合,增大油污顆粒的浮力,使含油污水中的油污迅速分離 的處理方法。
3.10 粗?;?coalescence of oil water 指利用油水兩相對聚結材料親和力的不同,使微細油珠在聚結材料表面集聚成為較大 顆?;蛴湍?,從而達到油水分離的過程。
3.11 一級除油處理 prim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 ewater 指采用隔油池進行油水分離的處理階段。
3.12 二級除油處理 secondary treatment of oil wa stewater 指采用氣浮、粗?;?、板結、過濾等方法或組合工藝進行油水分離的處理階段。

4設計水量及設計水質
4.1 設計水量

4.1.1設 計水量應按國家現行工業用水量的規定確定或按公式(1)計算。
Q= K×q×S (1) 式中:
Q —— 每日產生的含油污水總水量,m 3 /d;
q —— 單位產品污水產生量,m 3 /件;
S —— 每日生產產品總數量,件;
K —— 變化系數,根據生產工藝或經驗決定。

4.2 設計水質

4.2.1 金屬加工工業、油脂化工等行業產生的含油污水,其污染物有油脂、表面活性劑及懸 浮雜質。
4.2.2 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業和餐飲業產生的含油污水,含有可生化性較強的動植物油脂。
4.2.3 設計水質應根據調查資料確定,或參照類似工業水質確定。

5總體設計
5.1 一般規定

5.1.1 對含油污水應進行單獨除油處理,以保證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或者后續污水處理工藝過 程正常運行。
5.1.2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應根據不同行業含油污水的水質特點,選擇適合的處理工藝,并根據污水排放去向和當地的環境保護要求,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
5.1.3 含油污水最終處理效果應滿足國家或地方污水排放標準的要求。
5.1.4 含油污水處理深度分為一級除油處理和二級除油處理。一級除油處理出水含油量應 制在 30mg/L 以下。
5.1.5 應根據工廠生產工藝,實現生產用水的循環利用,以減少污水處理水量。
5.1.6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檢測及控制設備的設置應參照 GB50014 的規定。同時,儀表的選 應根據污水中油類及懸浮物的含量、腐蝕性物質的特性和管道敷設條件等因素確定。
5.2 廠址選擇
5.2.1 含油污水處理設施應設在工業區夏季主導風向下方;盡可能選在工業區下游地區
5.2.2 應結合工業廠區總體規劃,考慮遠景發展,并應考慮交通運輸、水電供應、水文地 等條件。應參照 GB50014 中相關規定。
5.3總體布置
5.3.1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總體布置應參照 GB50014 中相關規定。
5.4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5.4.1 金屬加工工業、油脂化工行業含油污水處理推薦工藝流程如圖 1 。

5.4.2 屠宰、肉食品加工和餐飲業含油污水處理推薦工藝流程如圖 2 。

6含油污水處理單元工藝設計
6.1平流式隔油池

6.1.1 平流式隔油池宜用于去除粒徑大于等于 150μm 的油珠。
6.1.2 含油污水應該以基本無沖擊狀態進入隔油池進水配水間,進水配水間的前置構筑物出 水水頭應小于等于 0.2m。
6.1.3 進水配水間應為垂直折流式,二室配置,二室隔墻下部 0.5m 懸空。第一室下向流, 第二室上向流。第二室與隔油段用配水墻間隔。
6.1.4 進水配水墻配水孔應設置于水面下 0.5m,池底上 0.8m 處。配水孔孔口流速應為 20 mm/s~50mm/s。
6.1.5 含油污水在隔油段的計算水平流速應為 2mm/s~5mm/s。
6.1.6 單格池寬應小于等于 6m,隔油段長寬比應不小于 4。
6.1.7 隔油段的有效水深應小于等于 2m,池體超高應小于等于 0.4m。
6.1.8 隔油段后應接出水間,出水間為單室配置。出水間與隔油段以出水配水墻間隔,以隔 油段出水堰保持隔油段液面。隔油段之后接集水槽和出水管。
6.1.9 出水配水墻配水孔應設置于水面下 0.8m,池底上 0.5m 處。配水孔孔口流速應為 20 mm/s~50 mm/s。
6.1.10隔油段池底宜設刮油刮泥機,刮板移動速度應小于 2m/min。
6.1.11隔油段排泥管直徑應大于 200mm,管端可接壓力水管用以沖洗排泥管。
6.1.12污泥斗深度一般為 0.5m,底寬宜大于 0.4m,側面傾角 45°~60°,且池底向污泥斗 坡度為 0.01~0.02。
6.1.13集油管宜為Φ200mm~Φ300mm,當池寬在 4.5m 以上時,集油管串聯不應超過 4 根。
6.1.14 在寒冷地區,集油管及隔油池宜設置加熱設施。隔油池附近應有蒸汽管道接頭,以 備需要時清理管道或滅火。
6.1.15隔油池宜設非燃燒材料制成的蓋板,并應設置蒸汽滅火設施。
6.2斜板隔油池
6.2.1 斜板隔油池宜用于去除粒徑大于 80μm 的油珠。
6.2.2 含油污水應該以基本無沖擊狀態進入斜板隔油池進水配水區,進水配水區的前置構筑 物出水水頭應小于等于 0.2m。
6.2.3 上浮段表面水力負荷宜為 0.6m 3 / m 2 ·h~0.8m 3 / m 2 ·h。
6.2.4 斜板凈距離宜采用 40mm,傾角應小于等于 45°,板間流速宜為 3mm/s~7mm/s,板間 水力條件為雷諾數 Re 小于 500;弗勞德數 Fr 大于 10。

6.2.5 池內應設浮油收集、斜板清洗和池底排泥等設施。
6.2.6 斜板材料應耐腐蝕、光潔度好、不沾油。
6.2.7 池內刮油泥速度宜小于等于 15mm/s,板體間和池壁間應嚴密無縫隙,不滲漏。
6.2.8 排泥管直徑應大于等于 200mm,管端可接壓力水管用以沖洗排泥管。
6.3溶氣氣浮
6.3.1 溶氣氣浮除油宜用于含油量和表面活性物質低的含油污水,用來去除污水中比重接近 于 l 的微細懸浮物和粒徑大于 0.05μm 油污。進水 pH 值 6.5~8.5,含油量小于 100mg/L。
6.3.2 溶氣氣浮裝置應由池體和溶氣系統兩部分組成。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6.3.2.1 溶氣氣浮法宜一間氣浮池,配一個溶氣罐。
6.3.2.2 溶氣罐工作壓力宜采用 0.3MPa~0.5MPa。
6.3.2.3 空氣量以體積計,可按污水量 5%~10%計算,設計空氣量應按照 25%過量考慮。
6.3.2.4 污水在溶氣罐內停留時間應根據罐的型式確定,一般宜為 1min~4min,罐內應有促
進氣、水充分混合的措施。
6.3.2.5 采用部分回流的溶氣罐宜選用動態式,并應有水位控制措施。
6.3.2.6 溶氣釋放器的選用應根據含油污水水質、處理流程和釋放器性能確定。
6.3.3 加藥反應
6.3.3.1 凝聚劑應在含油污水進入溶氣反應段之前投加,并可適量投加助凝劑。
6.3.3.2 溶氣反應段反應時間宜為 10min~15min。
6.3.3.3 投加藥劑品種及數量應根據進水水質確定,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6.3.3.4 藥劑溶解池須防腐,應并聯兩間,交替使用。
6.3.4 氣浮池
6.3.4.1 根據水量大小氣浮池可采用矩形或圓形。
6.3.4.2 矩形氣浮池每格池寬應小于等于 4.5m,長寬比宜為 3~4。
6.3.4.3 矩形氣浮池有效水深宜為 2.0m~2.5m,超高應大于等于 0.4m。
6.3.4.4 污水在氣浮池分離段停留時間宜小于等于 1h。
6.3.4.5 污水在矩形氣浮池內的水平流速宜小于等于 10mm/s。
6.3.4.6 氣浮池應配備液位自動控制裝置,保障浮沫擋板的適宜位置。
6.3.4.7 氣浮池端部應設置集沫槽和廢油儲槽。
6.3.4.8 氣浮池頂部應設置刮泡沫機,刮泡沫機的移動速度宜為 1m/min~5m/min。
6.3.4.9 氣浮池底部應設排泥管。
6.3.5 全溶氣氣浮和部分加壓溶氣氣浮
6.3.5.1 推薦全溶氣氣浮和部分加壓溶氣氣浮基本工藝流程如圖 3。

6.3.5.2 投加藥劑:藥劑的品種和數量應根據進水水質經試驗確定:聚合鋁25mg/L~35 mg/L; 硫酸鋁 60mg/L~80 mg/L;聚合鐵 15mg/L~30mg/L;有機高分子凝聚劑 1mg/L~10mg/L。
6.3.5.3 混凝反應:宜采用管道混合器,可不設反應室。
6.3.6部分回流溶氣氣浮
6.3.6.1 推薦部分回流溶氣氣浮基本工藝流程如圖 4。

3.1 城鎮污水( municipal wastewater)

6.3.6.2 回流比宜為進水的 25%~50%。但當水質較差,且水量不大時,可適當加大回流比。
6.3.6.3 投加藥劑:藥劑的品種和數量應根據進水水質經試驗確定:聚合鋁 15mg/L~25mg/L; 硫酸鋁 40 mg/L~60mg/L;聚合鐵 10mgL~20mg/L;有機高分子凝聚劑 1mg /L~8mg/L。
6.3.6.4 混凝反應:管道混合,阻力損失小于等于 0.3m;機械混合,攪拌槳葉速度宜為 0.5m/s 左右,混合時間宜為 30s。機械反應室(一級機械攪拌)、平流反應室、旋流反應室或渦流 反應室水流線速度從 0.5m/s~1.0m/s 降至 0.3m/s~0.5m/s,反應時間 3min~10min。
6.4粗?;?
6.4.1 粗?;夹g適用于預處理分散油和乳化油。粗?;砂阉?5μm~10μm 的油珠完全 分離,對 1μm~2μm 的油珠有最佳的分離效果。
6.4.2 粗?;劢Y器通常設在重力除油工藝之前,它利用粗?;牧系木劢Y性能,使細小的 油粒在其表面聚結成較大油?;蛴湍?,使其更有利于重力法除油。
6.4.3 聚結材料宜采用相對密度大于 1、粒徑 3mm~5mm、親油疏水性強、比表面積大、強度 高且容易再生的材料;應根據可聚結性實驗確定。
6.4.4 粗?;脱b置組成:殼體、分離段、聚結床、多孔材料承托層。
6.4.5 聚結除油裝置殼體可采用碳鋼防腐。承壓能力應通過工藝計算,一般可采用 0.6MPa。
6.4.6 聚結床下應加承托墊層。承托材料一般采用卵石,其級配見表 1。

6.4.7 當采用聚結材料相對密度小于 1 時,須在上部設置不銹鋼格柵及卵石層以防跑料。卵 石粒徑選用 16mm~32mm,厚度一般為 0.3m。
6.5過濾
6.5.1濾池
6.5.1.1 單池面積不宜超過 50m 2 。進水含油量宜小于 30mg/L。
6.5.1.2 濾池高度根據濾層厚度、承托層高度、反沖洗濾料膨脹系數(40%~50%) 以及超高 等因素確定,高度一般在 3.5m~4.5m 之間。
6.5.1.3 濾池底部宜設有排空管,管口處設柵罩;池底坡度約為 0.005,坡向排空管。
6.5.1.4 每間濾池均應安裝水頭損失計或水位尺、取樣設備等。
6.5.1.5 濾池間數較少時,直徑小于 400mm 的閥門可采用手動閥門;但反沖洗閥門,宜采用 電動或液動閥門。
6.5.1.6 濾池池壁與砂層接觸處應拉毛,避免短流。
6.5.1.7 在配水系統干管末端,應安裝排氣管,當濾池面積小于 25m 2 時,管徑為 40mm;當 濾池面積為 25m 2 ~100m 2 時,管徑為 50mm。排氣管伸出濾池,頂處應加截止閥。
6.5.1.8 各密封渠道上應有 1 個~2 個人孔。
6.5.1.9 濾池管廊內應有良好的防水、排水措施和適當的通風、照明等措施。
6.5.2濾料
6.5.2.1 濾料宜選擇親水、疏油型材料,同時應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抗蝕性能。
6.5.2.2 砂濾濾速宜取 8m/h~10m/h,反沖洗強度為 12L/m 2 ·s~17L/m 2 ·s,反沖洗時間宜 為 15min。
6.5.3輕質濾料
6.5.3.1 纖維類濾料濾速最高可取 25m/h,反沖洗強度可小于 5L/m 2 ·s,反沖洗時間宜控制在 15min~20min。
6.6混凝
6.6.1 混凝工藝在控制 pH 的條件下對乳化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可保障良好的油水分離 效果。
6.6.2 含油污水處理中常用混凝劑有無機混凝劑、有機混凝劑及復合混凝劑,應針對不同的 水質選用合適的絮凝劑及助凝劑。
6.6.3 混合
6.6.3.1 藥劑混合時間一般為 10s~30s,不宜強烈攪拌及長時間混合。
6.6.3.2 混合設備與后續處理設備中間管道不宜超過 120m。
6.6.3.3 混合方式分為水力混合和機械混合。
6.6.4 反應
6.6.4.1 反應池型式的選擇和絮凝時間的采用,應根據水質情況和相似條件下的運行經驗或 通過試驗確定。
6.6.4.2 藥劑在反應池內應有充分的反應時間,一般為 10 min~30min,控制反應時的速度梯 度G,一般為30s -1 ~60s -1 ,GT 值為 10 4 ~10 5 。
6.6.5 加藥系統
6.6.5.1 藥劑的投配方式宜采用液體投加方式。
6.6.5.2 加藥系統應設置投藥計量設備,以控制加藥量,應盡可能采用自動投藥系統。
6.6.5.3 自動投藥方式應采用前饋式或后饋式單因子自控投藥技術。自控系統由傳感器、智能測控儀和執行機構(變頻調速裝置、投藥泵等) 組成, 它們構成單回路反饋控制系統。
6.6.5.4 用泵投加高分子聚合物藥劑溶液時,應采用容積泵輸送。
6.7生物處理
6.7.1 當采用生物法處理時,應考慮油在水中的存在形態,含油的種類和性質等各種影響因 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選擇適合的處理工藝。
6.7.2 含油污水經除油處理后,應根據再生水利用和出水排放對水質的要求進一步處理。
6.7.3 進入生化處理系統含油污水的油含量不得超過 30mg/L;
6.7.4 用于處理以油污染為主的含油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 膜生物反應器法的主要工藝設計參數可參考相應的工程技術規范。
6.8 污泥濃縮
6.8.1 氣浮浮渣的濃縮應根據含油污泥乳化程度,選擇自然濃縮或加藥濃縮。自然濃縮時間 以 8h~12h 為宜。
6.8.2生化 污泥的濃縮可參照 GB50014 的規定。
6.9污泥處置
6.9.1 含油污泥應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逐步提高資源化水平。
6.9.2 干化場適用于氣候較為干燥的地區,尤適用于沙漠地區含油污泥的處理。
6.9.3 含油量 5%~10%的污泥宜焚燒處理。焚燒溫度 800℃~850℃。
6.9.4 含油量低的污泥可優先考慮采用固化法進行無害化處置。
6.9.5 含油污泥的處置應符合危險廢物的有關規定。
7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
7.1消防
7.1.1 含油污水處理構筑物間距及現場消防設施應符合國家現行防火規范的規定。
7.2 安全
7.2.1 壓力式裝置、容器的安全措施應遵照相關規定及產品使用說明的要求。
7.2.2 加熱器 溫度設定值為 45℃;電加熱器 熱態絕緣電阻應不低于 0.5MΩ。
7.3衛生
7.3.1 含油污水處理構筑物、管渠、設備應有防腐蝕和防滲漏的措施。
7.3.2 處理設備應盡量選擇封閉式,以避免影響周圍環境。
7.3.3 妥善處置油水分離過程廢棄的元件或材料,應避免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8施工與驗收
8.1 工程施工
8.1.1 工程施工前,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或編制施工方案,明確施工質量負責人和施工安全負責人,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8.1.2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施工單位應具有國家相應的工程施工資質。
8.1.3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的設備安裝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
8.1.4 工程變更應按照經批準的設計變更文件進行。
8.2 工程驗收
8.2.1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驗收應按照設計文件及《建設項目(工程)竣工驗收辦法》的規定 和要求進行。
8.2.2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的環境保護驗收應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執 行。
9運行維護管理
9.1 一般規定
9.1.1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的運行過程應制定詳細的運行管理、維護保養制度和操作規程,各 類設施、設備應按照設計的工藝要求使用。
9.1.2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的運行維護管理應符合 CJJ60 的規定。
9.1.3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的運行、維護及其安全,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 關標準的規定。
9.2 運行管理
9.2.1 運行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應經過嚴格培訓,了解含油污水處理工藝、設備操作章程及 各項設計指標。
9.2.2 各崗位應有工藝系統網絡圖、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應示于明顯部位。
9.2.3 各崗位的操作人員應按時做好運行記錄。數據應準確無誤。當發現運行不正常時,應 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9.2.4 應根據不同設備要求,定期進行檢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9.3 安全操作
9.3.1 各崗位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應經過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9.3.2 電源電壓大于或小于額定電壓 5%時,不宜啟動電機。
9.3.3 儲油罐和集油池附近,應按消防部門的有關規定設置消防器材。
9.4 水質管理
9.4.1 含油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處理正常運行檢測的項目與周期應符合 CJJ60 的規定。
9.4.2 已安裝在線監測系統的,也應定期進行取樣,進行人工監測,比對監測數據。
9.4.3 水質取樣應在污水處理排放口和根據處理工藝控制點取樣。
9.5 應急預案
9.5.1 應編制事故應急預案(包括環境風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9.5.2 污水處理設施發生異常情況或重大事故時,應及時分析解決,并按應急預案中的規定 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